工信部和國家衛計委近日簽署合作協議,表示會共同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產業發展。星展唯高達(香港)中國醫療行業分析師江偉明認為,內地醫療器械市場增長正在減慢,體外診斷醫療器械前景較好。
江偉明指出,2014年全國醫療器械銷售規模達2,556億元人民幣(下同),年增長率為20%,進口醫療器械有1,026億元,佔全國市場份額約四成。然而,市場的銷售增長正在下降。「2013年上半年醫療器械按年銷售增長為24%,2014年上半年為20%,到2015年上半年是14%,可見增速正在減弱。醫療器械市場經營困難。」
他解釋,醫療器械有約七成會銷售到醫院,其中公立醫院佔大部分。一些需要植入人體內的醫療器械(第三類器械),以往生產商會逐一與醫院洽談售價,但自從2012年出台新例,要求這類貴價醫療器械需進行省招標後,價格便被削減。隨著愈來愈多醫療器械轉以省招標方式銷售,對醫療器械的單價帶來很大壓力。另一方面,醫療器械約兩成銷售透過藥店進行,隨著內地藥店監管加強,經營成本壓力增加,導致藥店數目有下降的趨勢,令銷售渠道出現收縮。
他表示國家對醫療器械國產化有決心,但要憑此令行業做起來並不容易,故看淡整個行業的增長前景。不過,他認為,從事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的子行業則例外,料增長可有兩成以上,主要因為內地鼓勵醫院增加醫療服務,而診斷器械是醫療服務的必須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