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

Twitter第一季度净亏损7931万美元 同比收窄

Twitter第一季度净亏损7931万美元 同比收窄

2016-04-27 11:25 作者: 转载出处:凤凰科技 推荐人:忘忧仙草
0
  北京时间4月27日消息,Twitter(NYSE:TWTR)今天发布了该公司截至3月31日的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。报告显示,Twitter该季度营收为5.95亿美元,同比增长36%;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(简称“GAAP”,下同),净亏损为7931万美元,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.62亿美元,同比大幅收窄。
  主要财务数据
  营收:营收为5.95亿美元,同比增长36%。不计入汇率变动影响,同比增幅39%。
  其中广告营收为5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37%,不计入汇率变动影响,同比增幅39%。移动广告营收占总广告营收的88%。
  数据授权和其它营收共计6400万美元,同比增长34%。
  美国业务营收为3.90亿美元,同比增长35%。
  国际业务营收为2.04亿美元,同比增长39%。
  净利润(或净亏损):基于GAAP,净亏损为7931万美元,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.62亿美元,每股摊薄亏损为-0.12美元,上年同期上年同期净亏损为0.25美元;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(简称“Non-GAAP”,下同),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.03亿美元,上年同期为4650万美元,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.15美元,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.07美元。
  调整后EBITDA(即未计入利息、税费、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净利润):为1.80亿美元,同比增长73%,EBITDA利润率为30%。
  资本支出和现金:截至2016年3月31日,Twitter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36亿美元。Twitter在2015年首次实现了自由现金流为正。Twitter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9900万美元。
  主要运营数据
  月度活跃用户数(MAUs):截至第一季度末为3.10亿,同比增长3%,上季度为3.05亿。
  移动月度平均活跃用户:大约占总月度活跃用户数量的83%。
  业绩展望
  2016年第二季度:Twitter预计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在5.90亿至6.10亿美元之间;调整后的EBITDA在1.45亿至1.55亿美元之间;股权奖励支出在1.65亿至1.75亿美元之间。
  2016全年:Twitter预计公司全年的资本支出在3.00亿至4.25亿美元之间;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在25%至27%之间。
  股市表现
  Twitter股价截图
  周二纽约股市收盘,Twitter股价上涨0.66美元,涨幅为3.86%,收于17.75美元。在盘后交易中,受悲观财报数据影响,Twitter股价大跌。截至美东时间4月26日17:31(北京时间4月27日早晨5:31),Twitter股价下跌2.23美元,跌幅为12.56%,暂报15.52美元。过去52周Twitter股价浮动范围:13.91美元至52.22美元。









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

【名家搶先睇】褔田市值太奀(錢雋)

建立時間 (HKT): 0426 17:30
褔田(420)大股東中紡集團,呢期同其餘兩大糧食央企搞戰略合作,呢個合作變化,令褔田嘅殼味提升。
褔田1988年上市,係老牌紡織股,2012年4月,獲中紡以約5.1億元,入主褔田做大股東,揸褔田近36%。後邊中紡,係大型超級央企同中央三大直屬糧企之一,兼且係內地最大棉花貿易商同大豆貿易商,絕對係架勢堂級數。
啱上月中,包括中紡、中糧集團同中儲糧總公司,簽署戰略協議,明確三方將通過合作,實現業務互補同協作共贏。內地報載分析,估計三大糧食巨頭呢壇製作,除咗係去庫存、降成本之外,喺資源整合方面,中紡有機被中糧集團收編。諗到係,中紡非糧食瓣數,有機會另行處置,而褔田主打瓣數近磅,憧憬被注資機會,就高好多!
中紡入主褔田時每股成本價1.25元,褔田現價0.93元,潛近五年底,亦比中紡入主成本價潛水26%!又褔田呢個爆殘價嘅街貨市值,得6億元,資料載控股中紡總資產值過300億元,係褔田街貨市值50倍,中紡要湊大褔田,容乜易!
又褔田家陣得0.34倍PB,比本身十年平均0.41倍PB,平咗17%。而集團啱3月派上年成績單,盈利增長10%到近1億元,業績turnaround,股價亦唔應該留喺咁殘水位。
煲褔田,當上番中紡入主價1.25元,現價係咁意要升34%,到時,集團PB都係得0.46倍,上到十年平均值水位,街貨市值仲係得8億元,比中紡市值,仲係奀到爆!

錢雋

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

【公司放盤】保誠傳競購大新人壽

建立時間 (HKT): 0424 20:16
大新金融(440)正放售旗下大新人壽,消息說,除了加拿大永明金融外,另一獲選晉身次圈的外資保險公司,為英國保誠保險。有證券界及投行表示,大新金融完成出售大新人壽後,與大新銀行(2356)兩母子業務將變成一致,集團會否需要啟動架構重組,甚至私有化大新銀行,抑或有其他投資新動向,值得關注。
對市傳保誠為競購大新人壽的入圍者之一,保誠發言人回覆,就有關市場傳聞,英國保誠不會作出回應。
投行界消息說,傳聞有標購大新人壽的歐資保險商(估計指保誠),出價近90億元,超過市場早前估值大新人壽放售價約10億美元(約78億元)水平,但據悉此作價僅排名第4,意味內地買家尤以非金融中資企業,出價更勇,因他們覬覦大新人壽是少數可供出售的本地金融業務平台,牽涉實際金額有限,加上保險業具現金流,日後可作投資及靈活用途。
《彭博》早前報道,獲篩選進入次輪的競投者,包括九鼎投資、內房股碧桂園(2007)及上海內房發展商新城發展(1030)、中國人壽(2628)及永明金融。消息指除上述公司外,尚有英國保誠、1間總部在深圳的中資企業及另一內地機構。大新人壽3月中截止入標時,據悉接獲超過10間公司入標,初步選出約8間競購者進入次輪,本月底擬再挑選1、2間進入最後一輪篩選。
對於完成出售大新人壽後,大新金融會否重組集團架構或私有化大新銀行,消息謂,目前集團首要考慮是完成人壽放售工作並取得審批,希望上半年內能達成出售協議,下一步會否派發特別股息,或將資金用於重組集團架構,現階段言之尚早,但集團研究出售大新人壽,本身已是整體業務策略性檢討一部分,從集團戰略部署角度再作其他宏觀性檢討,會按需要考慮。
一中資證券研究主管及另一外資投行界人仕說,目前大新銀行僅以稍低於市賬率1倍交易,對母公司而言私有化不算特別吸引,但簡化架構可消除控股公司折讓效應(子公司市值往往不會100%反映於母公司股價)。王守業家族現持有大新金融逾4成股權(大新金融持大新銀行約75%),若由大股東直接持有大新銀行,賬面權益似有所下降,大股東若想保留現行兩間上市公司架構,可能要將大新金融加入更多金融投資或業務概念。
大新金融於2004年中,將旗下銀行業務分拆為大新銀行上市。去年度大新金融盈利升12.8%至19.47億元,子公司大新銀行則升8.2%至22.01億元,該行亦持重慶銀行15%權益(盈利貢獻6.66億元)。
對於放售人壽進度,大新發言人重申,正就相關業務進行策略性檢討,未有進一步消息需要公布。至於集團重組,大新金融總經理兼大新銀行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王祖興,早前在業績會回應提問說,現在沒有進一步重組的計劃。
記者:劉美儀

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

趣BLOGBLOG: 林建岳的「十年」

2016年04月18日
大家認識的林建岳,可能是電影公司老細、旅發局主席、或者著名食肆老闆。我認識的林建岳,是一個令公司由盛轉衰,不停抽水集資、資產大折讓、但股價越跌越有的上市公司大股東。
林建岳旗下上市公司叫麗新系。以麗新國際(191)作為控股公司,持有麗新發展(488)及麗豐控股(1125)逾一半股權。麗展則持有豐德麗(571)逾四成股權。
林建岳父親林百欣製衣起家,80年代積極購地起廠,從製衣及配額賺取的資金悉數投入地產致富。88年麗國宣佈重組,把從事地產業務的麗新發展分拆上市,更先後興建銅鑼灣廣場、長沙灣商業廣場、麗新廣場等,成為本港中型地產集團,資產淨值超過100億元。麗國1989年染藍,成為恒指成份股,93年股價升至10元以上,市值接近300億元,風光一時無倆。94年底,麗國被剔出成份股,但更大鑊的是1997年林建岳摸頂價買入富麗華酒店。
1997年,麗新發展副主席林建岳以69億元高價購入中環富麗華酒店,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掩至,98年度(截至7月止年底)麗展仍然賺3.1億元,1999及2000年度,麗展要為資產撥備及減值,分別勁蝕68.3億元及27.6億元,兩個年度合共蝕近96億元。如不計中資股,應該是港資上市公司蝕錢的最大紀錄之一。
1997年5月,麗展股價曾高見10元樓上,一年後為救亡,1998年短短半年間,供股兩次(0.94元二供一,0.5元一供一),股價遂跌至1蚊以下。現價0.12元,股價高位蒸發超過98%。如果由2005年全面接班起計,當時麗展股價約0.1元,「十年」過後,股價毫無寸進。去年尾再一次供股集資,2供1,供股價0.092元。
當一間公司有資產、有實業,但卻淪為炒股,對岳少嚟講,可能唔承認,亦唔服氣。但股價「十年」如一日,最大的原因,就是「管理層折讓(management discount)」。長揸麗展,是價值投資的不幸。

股榮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tockwing1 

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

【名家搶先睇】土地期限成樓市炸彈(黃尹華)

建立時間 (HKT): 0418 21:30
內地樓市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以上,但連最基本的產權法律都存在灰色地帶,實質等同建在浮沙之上。內地媒體報道,近日溫州有600多間私人樓的土地期限明年到期,目前已無法在二手市場交易。當局將如何處理,成為業界關注焦點。
內地房產的產權可以私人擁有,但土地屬國有,到期就要收歸國有。按照《物權法》,城市土地的使用期限最多只有70年,一般為40、50、70年,亦有城市曾推出20年期限土地,之後可以自動續期,但需要補交費用,費用如何計算,則沒有規定。由於相關法律存在灰色地帶,一直是樓市的巨大隱患。
全國最早開放的深圳,在上世紀80年代曾推出少量使用期限只有20年的住宅地,在2001年已經到期,當時深圳要求以地價的35%補繳續期。由於內地樓價持續攀升,如再以地價的35%作為續期費用,業主恐怕難以承受。
70年期限看似很遙遠,但考慮按揭的情況下,很快會成為實際問題。內地在1998年才有按揭,發展不足20年歷史,當時推出的短期限住宅都不需要考慮按揭問題。但如果是40年和50年期限土地的二手住宅買家,很快會面對可能無法按揭。
有業界人士建議,內地政府可以參考香港做法,徵收差餉。不過,內地沒有法律性的保障條文,目前是由各個城市自行處理。去年內地的賣地收入大跌21%,不少地方政府財力大受影響,極有可能借土地續期斂財。當局處理稍微不慎,就會成為炸彈。
記者:黃尹華

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

【績後檢討】內房負債08年來首跌 分析話有掩眼法

2016年04月10日
【本報訊】內地房企過往一向以高負債見稱,但本報統計十隻主要內房股的去年業績,當中有一半負債率正在下降,個別龍頭中海外(688)淨負債率更低見個位數6.8%,潤地則中降負債比率15.7個百分點至23%。摩通指,今次是2008年以來首次見多數的內地房企減債,並在利潤率未企穩下增加派息。
然而,行業整體負債看似下降,全因去年內地大開水喉,以鬆動銀根支持樓市,實際個別房企繼續巧妙地以發行永續債(Perpetual Bond),來在財務數字上掩飾高負債比率。例如恒大(3333)去年大肆在中港房地產市場「購物」,賬面上淨負債率僅93.5%,但公司去年曾大舉向周大福企業、新世界(017)及新中(917)等發行15億美元不可換股永續債券。
由於永續債於財務報表上,有一部份會列作股本權益入賬,不計入債務,永續債利息亦不列作利息支出,故似恒大負債率看似只微升,但實際債務規模遠大於此。
截至去年底,恒大的總借貸金額已飆升至2,969億元(人民幣.下同),按年急增逾1,408億元或90.2%。期內永續債亦增至757.4億元,按年增近229億元或43.3%。若將借款逾1,580億元、加上應付賬1,910億元及永續債757億元計,再扣現金及受限現金的1,640億元,其實質負債率已急升至近400%水平。
同屬廣東幫的富力(2777),去年負債率升至124%,按年增32個百分點。永續債規模雖大減近半,惟仍有79.8億元永續債將進入利息高峰期。雅居樂(3383)淨負債率雖減12個百分點,永續債規模不減,仍達3.59億元。近年積極減債的碧桂園(2007)亦突然新增逾160億元永續債,按年增5.3倍,嚇市場一驚。